烈日当头,风吹稻浪,在挽澜镇兴农村靠山边的一块稻田里,耄耋之年的蒙家秀老人正带着王繁敏、王繁花两孙女在稻田里收稻谷,祖孙三人忙着割稻、晒谷、装袋、进仓。
“来,就这么搓,慢慢的,不要刺到手,等下回家你们就休息了,我和你一起扛回去,我和你一起回家。就是这样拉,来,拉嘛,拉这里。”老人正耐心地指导孙女劳作。
一年中,秋天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与城里不少爸妈陪着出游、进培训班的孩子不同的是,12岁的王繁敏和10岁的王繁花却在泥泞的稻田里,卖力地帮着奶奶收稻谷、捆扎稻草。
贞丰县挽澜镇兴农村王繁敏、王繁花姐妹说:“因为爸爸妈妈在外面,因为奶奶在家没有人帮她,只有我们帮她,帮得多少算多少,因为奶奶苦,我们要帮忙她”。
由于王繁敏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的稻谷成熟,繁重的农活儿都落在了年迈的奶奶一个人身上,懂事的姐妹俩利用放学和周末空闲时间,到田里帮奶奶干农活,用稚嫩的肩头为奶奶分担重担。
贞丰县挽澜镇兴农村村民 蒙家秀说:“怕下雨,昨天我们都打得两三袋了的,今天还剩这一小块,让她们来帮忙打完了就休息,(孩子)乖,她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去帮忙奶奶,让奶奶少苦点,她们这么说”。
村里各家各户也忙着收割稻谷,两个懂事的孩子让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贞丰县挽澜镇兴农村村民 王光雄说:“两个小娃娃主要是她家的父母都出门去打工了,只有奶奶在家干活,为了帮助奶奶,她们今天就到田里帮助奶奶一下,多收一点回家,以免下雨”。
贞丰县挽澜镇兴农村村民毛天春说:“她(王繁敏)说她的奶奶老了,自己去收(谷子)累,来帮助让她少累一点,多收一点回家下雨不着淋雨,懂事,这个娃娃是懂事的。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在城市为外来家庭创造更易获得的就业条件和教育机会的同时,需要在农村大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劳动力大量外出的地区创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各类组织,通过社会化服务弥补农村劳动力缺口,让农村孩子幸福成长。(记者 汪贵宝 王聂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