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北京汇源集团麻江蓝莓全产业链项目的第一条生产线即将投产,蓝莓等系列制品每天满产量可达120吨。麻江蓝莓,将顺着汇源的渠道挤入更大市场。
一个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个是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场被看作“瞌睡遇枕头”双向奔赴的故事将如何续写?
相遇的机缘
寻找水果优势产区进行布局,一直是汇源集团的战略规划。为了在全国布局中填补蓝莓项目这块空缺,汇源集团注意到了麻江蓝莓。
贵州省麻江县,是国内最大蓝莓种植县,也是种植蓝莓的绝佳区域。目前,麻江有8.72万亩蓝莓全部是露天山地种植,占贵州省种植面积的38.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5%,其中1.46万亩蓝莓获得有机认证。
据检测,麻江土壤的Ph值在4.2—5.6之间,非常适合蓝莓种植,并且降雨的分布季节与蓝莓的生长期同步,可以保证蓝莓在自然条件下也能长势良好、品质优越。
麻江先后引入160多个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精选灿烂、粉蓝等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据权威检测报告显示,麻江蓝莓花青素含量为260mg/100g,在全球蓝莓品种中花青素含量位居前列。这款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果品,被誉为“水果皇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
因而,“争气”的麻江蓝莓被汇源一眼相中。
当然,双方的牵手,跟地方政府的努力分不开。从去年黔东南州领导率队到北京市拜访考察汇源集团开始,到项目正式签约,以及当下的项目推进,当地都展现出主动积极和满满诚意。
汇源集团和麻江县采取以租代购的合作模式,目的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生产总监李松介绍:“政府进行投资建设,我们入驻以后,按照每年做好的方案进行租金的缴纳,后续回购时可将已支付的租金抵扣回购的费用”。
项目签约后,麻江县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投入超过一亿元实施项目主体建设、场平和系列配套设施完善。
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项目现场
此外,麻江各主管部门和汇源集团每周开一次协调会,针对项目推进中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项目总经理刘太光说:“今年过年也没有耽误我们开协商会,整体项目的推进还是比较顺畅的。”
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果汁产品家喻户晓的汇源集团,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构建了一个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在汇源集团看来,他们希望以麻江为基点,逐步辐射整个西南地区。而汇源集团创始人朱新礼在2023年底甚至提出,希望把麻江打造成汇源的南方总部。
天时地利人和,双方相遇的机缘由此开启。
麻江蓝莓25年的沉浮
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25年前的麻江县,在蓝莓产业上还是一片空白。
1999年,南京植物研究所贺善安教授基于麻江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相对全国的比较优势,选定麻江作为蓝莓全国区域性引种试验地,引入6个品种1000株种苗开展蓝莓引种试验,第一次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引种蓝莓的空白,随后建立占地100亩的国内第一个蓝莓科技示范园。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不断攻破技术难题,为扩大蓝莓种植打下基础。
得益于早期企业的引领,麻江蓝莓较早进入了水果产业发展赛道。
2004年,浙商杨鹤亭到黔东南州丹寨县招工时,听说隔壁的麻江县在种植一种浆果——蓝莓。他考察了麻江蓝莓的优势后,决定在当地发展这个项目,随后成立了麻江黔甬蓝莓有限责任公司。到2010年时,杨鹤亭种植了将近2000亩蓝莓。逐渐地,香港百花发展公司、宁波以勒食品公司、连云港如意集团等企业陆续加入到麻江蓝莓种植的队伍中。
在2008年左右,麻江蓝莓在本地的销售价格约30元一斤,远高于其他水果。种植大户和散户看到了蓝莓的实际收益,在掌握蓝莓种植技术后,也开始种植蓝莓。同时,各级政府也加大对蓝莓产业的扶持。
2009年开始,麻江蓝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带动6000多户农民种植蓝莓,从每年增加1000多亩种植面积变成了每年增加3000多亩。
在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升后,杨鹤亭为了方便就地加工,2008年左右在麻江修建蓝莓加工厂,成为当地第一家蓝莓加工企业。
这一年,成为麻江蓝莓销售模式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麻江蓝莓多以鲜果销售为主,2008年以后,企业开始转向蓝莓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麻江县已有蓝瑞、蓝之灵、蓝美等8家本土蓝莓加工企业,开发生产果汁、果浆、果干、果粉、红酒、酵素等10大类30余种产品。
麻江蓝莓产品
麻江蓝莓产业一路高歌的背后,也显露出危机。
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再加上种植规模的大幅增长,各种因素交织,蓝莓的市场价格下降明显,在2015年最低时跌至5元一斤。此外,由于当时麻江蓝莓的冷链物流还未建立起来,无法保证鲜果储存和蓝莓的四季供应,阻碍了蓝莓加工的发展。
此后几年,麻江开始着重补短板,先后修建了包括蓝莓交易中心万吨冷库在内的一批冷库设施。
目前,麻江县蓝莓种植面积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90%,2023年产量达到3.89万吨。但麻江莓滞销问题依然存在,严重时达近万吨。
蓝莓市场低迷,农户种植的信心在减弱。麻江县农文旅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家发提到:“不挣钱,农户对蓝莓的用心程度降低了。”为了保住蓝莓产业,从2021年起,麻江县蓝之灵公司对当地农户的蓝莓进行保底收购,而这样的保底收购一直持续到今年。
蓝莓滞销的背后是市场拓展的乏力。每年麻江蓝莓产量中,鲜果销售占40%左右,剩下的绝大部分会储存到冷库中用于加工。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文光忠说:“收购蓝莓后,蓝之灵公司也要和其他加工厂协商,要消化掉蓝莓库存,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麻江本土的8家蓝莓加工企业,每年能够消耗一万多吨蓝莓。但这些中小型蓝莓加工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有限。李家发说:“这些企业的产品想在大型超市上架,可能要较长的时间才会结账,长期铺货,但收款周期较长导致许多企业承受不起。”
产销链条环环相扣,由于当地企业市场销路不畅,反过来又影响蓝莓的收购,最终蔓延到种植端。
可以说,发展25年来,麻江蓝莓也尝尽酸甜苦辣。若要破除困境,麻江当地深知,需要一家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引领,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迫在眉睫。
因此,汇源集团这一束光,能否照亮麻江蓝莓产业前行的路,值得期待。
汇源的战略——全产业链发展计划
汇源集团计划在麻江县打造一条集种植、加工、商业交易、冷链物流储存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而类似的项目,汇源集团在喀什、潍坊、长春等地区布局了十余个,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发展模式。
麻江蓝莓成也在天,败也在天。
麻江县8.72万亩蓝莓全部是露天山地种植,在保持纯天然优势的同时,也让麻江蓝莓不得不“看天吃饭”。除了十年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减产损失后,麻江蓝莓种植在今年春季又遭遇冰雹等极端天气影响,减产过半。
解决种植痛点,成为当务之急。
汇源集团在种植端计划打造万亩种植示范基地和农业研究院,从育苗环节开始进行升级改造,并通过搭建大棚、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方式,推动蓝莓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种植,提升蓝莓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汇源集团一条生产线一小时就需要消耗5吨鲜果,要满足需求还需要向外收购原料。“我们希望解决果农卖果难的问题,让果子别落在地上。”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生产总监李松说。
李松表示,汇源集团在向农户收购鲜果时有自己的收购标准,而这样的收购标准,会推动当地农户的标准化种植,比如蓝莓的直径、口感等。当蓝莓都能卖得出去、卖得起价,自然而然地大家就更愿意用心种植,蓝莓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也能逐步提升。
北京汇源麻江蓝莓全产业链项目总经理刘太光告诉记者:“农户可以直接购买我们培育的苗,种植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技术指导,产出来的果可以全部收购。”
刘太光提到,缺乏设备的农户也可以和汇源集团进行合作,比如汇源提供大棚和设备,最后双方按照比例进行分成。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将更多农户链接到汇源的种植体系里面,在保障汇源集团原料的同时,也能推动当地蓝莓换代升级。
麻江县农文旅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家发介绍,“蓝莓一般下树之后,常温下只能保存几天,如果变为加工产品,就会延长它的整个供应链。”
记者了解到,汇源集团计划在收购鲜果后,将符合鲜食标准的蓝莓直接进行鲜果销售。剩下的鲜果中,达到加工标准的可以进行加工,做成果汁、果酱、果粉或者休闲零食等等产品,剩余的蓝莓可以储存在智慧冷库中备用。
据了解,汇源集团计划在麻江打造25万吨的智慧冷库,能够实现温差为±0.01度左右,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时令水果全年供应。
除了储存当地产品,汇源集团在全国各地布局的项目中,其他优质产区的各类产品都可以链接到麻江来,形成一个大型交易批发市场。刘太光说:“可以辐射凯里和都匀,服务于150万城镇人口。”
始于蓝莓,但不止于蓝莓。刘太光表示:“以麻江蓝莓为主,我们计划打造麻江四莓——蓝莓、黑莓、草莓、红树莓。”接下来汇源集团还计划逐步将刺梨、猕猴桃、百香果等贵州特色水果链接到汇源的体系中。一旦打造起来,不仅可以解决贵州特色水果的销路问题,还能推动更多贵州优质产品出圈。
汇源集团还可以成为“链主”,会吸引一些长期合作的包材、物流等上下游企业到来到麻江发展。李家发说:“据我们所知,园区的碳基包装车间交付给汇源后,汇源方面已经和他们以前的包材企业在合作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汇源集团入驻麻江,在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或将带来更多机遇。
“瞌睡遇枕头”仍考验默契配合
北京汇源集团麻江县蓝莓全产业链项目是当地2024年重大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50亿元,预计项目建成后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
第一条生产线即将投产,如何尽快让汇源集团的生产线有效运转起来备受关注和期待。
但前路并非一路坦途。项目想要走得稳,走得好,将考验双方长期的默契配合。
汇源集团计划在麻江县打造万亩种植示范园是种植端的重要一环,对于培育蓝莓优质种苗、标准化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受制于土地政策等综合因素,要想实现万亩种植示范园还需循序渐进。麻江县农文旅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蔚说,或许在汇源集团取得实际成果后,县里可以结合土地指标的具体情况,分阶段、采取不同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事实上,对于刚入驻麻江的汇源集团而言,保证果源的持续供应也并非易事,这离不开自身拓展和当地多方支持,需尽快建立起与当地农户、种植大户的利益链接机制。
汇源集团的入驻能否推动麻江蓝莓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麻江蓝莓又如何摆脱以往“看天吃饭”、销路不畅、品牌效应不足等问题?这场“瞌睡遇枕头”的双向奔赴,能否成为贵州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尝试?
或许在未来的时间里,能逐渐看到答案。
麻江融媒对此文亦有贡献
记者 王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