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历史的记忆。红色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是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文物里的长征》,以文物为引、历史为媒,结合专家访谈,讲述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
文物里的长征》第六期:一座小院
苟坝村,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一个小山村。谁能想到,1935年3月10日至12日,在这个小山村里的一间叫做“新房子”的农家小院里召开的会议,使中央红军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一次重大损失,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此之后,中央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经过两渡赤水、南渡乌江、挺进滇东,最后抢渡金沙江,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1935年3月9日,党中央、中革军委进驻苟坝。3月10日1时,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急电中央,建议进攻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歼灭驻扎在那里的黔军。收到电报后,张闻天当即组织召开有20多人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会议上争论不休,多数人主张打,毛泽东在全面分析敌情后,坚决主张不能打。主持会议的张闻天只好进行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结果,进攻打鼓新场的意见通过了,毛泽东只得到了自己的一票。
当晚,毛泽东反复思考,毅然提着马灯,顶着寒风,赶到周恩来的驻地,说服周恩来缓发作战命令。此时,军委二局送来破译的国民党军向打鼓新场一带调动部队的情报,及时证明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接着又说服了其他同志,3月11日,继续召开会议,一致同意放弃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
有鉴于此,毛泽东认为每遇战事都要召集20多人开会讨论,与瞬息万变的军事环境很不适应,还会贻误战机,于是提议成立几人小组,全权指挥军事。3月12日,张闻天在苟坝“新房子”主持召开会议,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新“三人团”),全权指挥红军军事行动。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成立,使得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巩固,能够更加高效地指挥红军作战,为四渡赤水、跳出重围、完成长征奠定了基础。
在“新房子”的农家小院里召开的会议被称为苟坝会议。苟坝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完全解决的关于红军军事指挥的问题,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完善。毛泽东进入新“三人团”,成为红军军事指挥的实际负责人,为党和红军迅速摆脱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取得战略转移决定性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可以概括地说,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重要组成、伟大转折的关键一步。
苟坝会议会址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唐源、匡斌、简久兵
播州融媒 赵成才李小静、蔡城池
实习生 陈烨丽、任婷婷、杨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