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多彩贵州网策划推出“我叫建国”系列主题报道献礼祖国75周年华诞。“建国”——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感的寄托。
“我叫建国”系列主题报道聚焦贵州各地名叫“建国”的普通人,他们成长于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经历过不同年代的标志性事件,一个个“建国”的独特记忆,如同繁星点点,点缀着新中国75年的浩瀚星空。而“建国”这个名字,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75年来的伟大历史时刻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紧密相连。
每一位“建国”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他们的故事就是新中国75年伟大历程的生动写照。在系列报道中,我们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一幅幅承载记忆的老照片,带您走进“建国”们的世界,打开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光辉历程的“立体相册”。
以“建国”之名,一同为祖国母亲75周年华诞献上最深情的祝福。在75年的浩瀚时光中,我们都是“建国”,都是这段伟大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1978年,土地下放到户这一政策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并迅速在全国范围推广。
1980年,土地下放到户的风吹到了贵州湄潭。
“土地下户这一年,我已经开始记事了。”家住湄潭县鱼泉镇新石村楠木树组的刘建国,清楚地记得父亲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起了一个小型砖瓦厂,“除少量农作物种植,这个小型砖瓦厂就是我们家全部的经济收入来源。”
每天放学后,刘建国都会跑到自家的小型砖瓦厂,去守着父母忙碌,时不时也会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松活儿。
“我们家的砖瓦厂,按3-4个劳动力算,一年可烧制两窑砖瓦,共计4万块(片)砖瓦,全年的经济收入大概在2000元左右。”刘建国告诉记者,如果劳动力不足3人,烧制砖瓦数量、全年经济收入都得减半,“在那个年代来说,2000块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自从有了这个小型砖瓦厂,刘建国一家人的经济水平、生活质量开始节节攀升。
1984年,刘建国家修建起了1层3间的平房,具体花了多少钱,刘建国说他已经不记得了,“但当时修建房屋所用到的主要材料,如砖、灰浆等都来自自家的砖瓦厂,算下来应该是节约了不少钱。”
和刘建国家一样,新石村楠木树组的绝大多数村民都在那时建起了砖瓦厂、修起了新砖房。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好起来了,乡村的环境风貌也慢慢变得整洁了。
1993年,刘建国初中毕业,17岁的他选择入伍当兵。
“清楚的记得1995年回家探亲时,家里的小型砖瓦厂还在运行,我还跑去砖瓦厂给父亲帮忙。”刘建国回忆说。
随着新石村楠木树组砖瓦厂产业的不断发展,砖瓦厂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方式由开始的人背马驮到后来的四轮手扶拖拉机运输、再到六轮手扶拖拉机运输。
“最多的时候,砖瓦厂每天共有四、五台拖拉机在来回奔跑,村子里时时刻刻都回荡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刘建国告诉记者,村里原本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也因砖瓦厂的发展需要修建成了宽阔的车行道。
2007年,鱼泉镇新石村的经济条件进一步好转,“我们家也在这个时候将原来1层3间的平房升级为2层10间的楼房,整体更显得宽敞、明亮、阔气。”刘建国说。
岁月的年轮转得飞快,转眼来到2020年,新一轮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作为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的104个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湄潭县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不断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让群众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获得“真金白银”。
近年来,刘建国所在的鱼泉镇新石村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借助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契机,通过“收、分、退、转”模式,把控“一户一宅”和占地面积原则,腾退闲置宅基地,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宅基地使用权,解决了乡村振兴“地从哪里来”的问题。
截止目前,新石村通过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收回超占宅基地22亩,腾退闲置宅基地95宗49.8亩,出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98亩,土地流转560余亩,收取超占使用金6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创造收入3500余万元。
与此同时,湄潭县抢抓政策机遇,鼓励各地依托农村山林、土地、宅基地、建设用地、房屋、河流和闲置低效的公共设施、扶贫资产等先行先试,努力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各方能人来乡创业、退休人员返乡安居,积极打造市民下乡、能人返乡、企业兴乡的示范。
也是在这个时候,刘建国在自家的土地里种上了1000多棵红豆杉,“现在,我种的红豆杉最大的已经长到有碗口粗了,再大一些就可以卖出去,也将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刘建国告诉记者,他还把一部分土地流转给别人种植烤烟,自己按时收取流转费。
村民的土地“活”了,村里的产业“兴”了。
近几年来,新石村抢抓政策契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统一规划黔北民居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鼓励群众一道美化乡村,招商引资中高端民宿落户偏岩塘组,带动当地群众开办民宿和农家乐。
如今的鱼泉镇新石村,已坐拥“拥抱桃花江、背靠仙谷山”的生态环境和干净整洁的乡村风貌,深受游客喜爱。
走进新石村偏岩塘组,随处可见一幢幢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环绕在群山之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描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
“每年夏秋时节,不少游客都会带上家人到桃花江玩,累了就到附近的农家乐休息,吃当地特色风味美食。”刘建国说,很多游客还会在当地的民宿住上一晚,和朋友一起烧烤聚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自己身心放松。
在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政策的赋能下,新石村现已发展起户晓、云伴山居等民宿20余家,特色农家乐50余家,带动新石村农村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仅2023年,湄潭县28个乡村旅游点、300余家民宿实现营业收入近8000万元,带动近1500名群众就业,实现人均增收1.5万余元。
政策利好,机遇交织。
刘建国说:“很幸运自己生在一个好时代,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好机遇。”而如今的新石村、鱼泉镇、湄潭县更是在创新创业上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
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