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新闻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

光伏蓝海 照亮未来

2024-12-18 20:30   来源:贞丰在线   阅读量:

  12月10日,威宁自治县么站镇岔河村的阳光依然带着些许暖意。临近傍晚,满山湛蓝的光伏板反射着天边的霞光,好似一片蓝色的海洋。

  这片蓝海从“阳光城”威宁开始,越过韭菜坪,沿乌蒙山一路铺展,让瘠薄的山头披上蓝色的铠甲,让铠甲下长出茁壮的作物,谱写了一曲磅礴的新能源发展之歌。

  威宁自治县海拉镇平箐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

  这是新能源的脉动。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毕节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华丽蝶变。

  这是新时代的主题。毕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把光伏产业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抓手,奋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努力交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时代答卷。

  光产业的发展

  从威宁海拉镇平箐梁子放眼四望,风轻云淡,天地辽阔。身边是高耸入云的风电机组,眼前的太阳能电池板随着山势、云雾的起伏,翻滚着蓝色的波浪,与周边的林海一起弹奏着绿色发展的乐章。

  威宁自治县海拉镇平箐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

  海拔2879.6米的平箐梁子,是贵州第二高峰,平箐光伏电站是贵州首个光伏发电项目,是贵州光伏发电产业从无到有的标志性项目,在贵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时针回拨到2015年5月9日。随着平箐光伏电站控制器、逆变器启动工作,贵州发出了第一度光伏电能,标志着继水、火、风之后,光正式成为贵州电力阵营的一员。

  威宁自治县海拉镇平箐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

  平箐光伏电站是毕节乃至贵州光电产业“从0到 1”的突破。平箐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毕节光电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9年,毕节抢抓国家鼓励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威宁顺势而为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国电、华电、国家电投等大型发电企业纷纷进驻,在新能源赛道上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威宁自治县海拉镇平箐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

  如今,毕节光伏发电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向纵深发展。

  在毕威高速公路水塘至旱莲花路段,路边的坡地上布满了光伏板,旱莲花服务区还建起了全国首个服务区柔性支架光伏车棚。

  在毕节高新区和威宁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的屋顶布满了光伏板,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实现节能减排。

  现在,毕节“追光逐日”的风景,已由平箐光伏电站的“一光独秀”,变成了全市的“千帆竞发”,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发电量连续8年排名全省第一。

  光农业的振兴

  “威宁是座阳光城,光伏发电很有名。春夏秋冬艳阳照,带动农业富人民。”

  冬天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威宁自治县双龙镇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在高标准农田的映衬下蔚为壮观,在光伏板下劳作的村民喜欢用山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在阳光和歌声的陪伴下,电站站长孟宪盛和值班员陈耀开始了例行巡检工作。他们穿行在蓝色海洋般的光伏板间,按照操作规程对设备一一检查,忙碌的身影和村民的歌声一起,成了天地间流动的风景。

  在威宁自治县双龙镇高山村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孟宪盛(左)和陈耀在220KV升压站巡检(雷 昶 摄)

  仙水窝农业光伏电站隶属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装机容量10万千瓦,累计发电5.7亿千瓦时。电站按照“农业种植+光伏发电”互补方案进行设计,共种植红菜薹、马铃薯、花菜、白菜、萝卜等1500余亩,投产至今累计用工1万余人次,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约150万元,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大型光伏电站劳动竞赛优胜场(站)。

  威宁积极推行农光互补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光伏板下的闲置土地转化为生机盎然的农田,实现光伏产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这样的场景在毕节比比皆是。

  威宁自治县么站农业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

  威宁么站光伏电站作为2016年建成的首个“农光互补”项目,其7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下,2000亩的“农光互补”土地如今已成为丰收的田园。

  位于威宁玉龙镇的象鼻岭电站,在水力发电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光伏发电项目,并在光伏电站下和光伏板行间种植经济作物,成为贵州唯一的“水光农”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开发基地。

  黔西市洪家渡水光互补农业光伏发电站项目,被誉为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工厂,是目前贵州最大的单体水光互补联合发电站,可实现年均上网电量1.8亿度。

  虽已进入冬季,但金沙县后山镇的农业光伏电站建设依旧火热,100余名工人忙着搬运光伏组件、搭建光伏支架、逆变器等。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缕阳光,两份收益。荒山上的蓝海,利用广阔的土地面积“捕捉”能量,将太阳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在点亮毕节新能源未来的同时,还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光集群的形成

  在威宁经济开发区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内,身着工装的邓先艳认真地观察串焊机运行状态,看着一块块玻璃通过流水线变成了光伏板,心里涌起强烈的成就感:“月工资5000余元,包吃住,很满意。”

  “今年1至10月已完成产值8.3亿元。年末两个月将按每月完成28万块光伏组件的标准,全力赶制剩余的预留订单,预计年产能将达1400兆瓦,向着10亿元年产值的目标冲刺。”一道长通新能源总经理盛兆选说。

  工人在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内作业(韩贤普 摄)

  从2022年入驻威宁经济开发区到二期建成投产,一道长通新能源用3年的时间,成了毕节光伏赛道上的龙头企业。

  一边在全力生产赶订单,一边在加快建设抢进度。几百米外的三一长通威宁风电装备智能制造基地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厂房建设。

  三一长通威宁风电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是由威宁新能源产业链“链长”企业——贵州长通集团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国内风电装备制造头部企业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新能源产业示范项目。旨在打造西南地区集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精益化、可视化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标杆。

  工人在建设威宁三一新能源有限公司厂房(韩贤普 摄)

  威宁是贵州最先发展光电产业的县。为健全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威宁于2022年引进贵州长通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园。同时,以长通集团为“链主”,引进浙江衢州一道、厦门科华、江苏国强、三一重能等能源开发和配套零部件制造企业入驻,打造集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电缆、光伏支架、风机主机等生产于一体的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

  威宁自治县海拉镇平箐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

  市能源局印发的《毕节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发展,在威宁、赫章等县打造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积极推进威宁、黔西整县(市)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在黔西、织金、纳雍规划水风光互补项目,积极推进“光伏+”发展,力争2025年光伏装机达到730万千瓦以上。

  邓先艳下午下班的时候,太阳已经挂在厂房后面的山顶上。橘红色的太阳凝视着这片土地,照亮着光产业的未来。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