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突出为民办实事导向,不断深化“四下基层”,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抓起,直击就业、教育、医疗、社区治理等一线难点堵点问题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努力答好事关群众收入、教育、健康和便民“四张答卷”,以群众的口碑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直击就业一线答好“收入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贞丰县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党员“双报到”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零工市场平台作用,持续细化优化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就业服务等全过程服务,组织社区党员、就业推荐员和志愿者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把企业用工需求、岗位信息、招聘条件等送到群众家中,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挑选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社区过一段时间就会把最新的就业信息送上门,这种服务既贴心又暖心。”家住贞丰县丰茂街道珉城社区的大学毕业生贺光丽,刚刚通过零工市场实现就业,目前正在贵州锦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上班,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庭。
党员志愿服务队采取点对点服务、精细化培训、多渠道招引、组织化输出、各部门联动和新媒体发力等方式,扎实做好上门送岗、线上选岗和就近稳岗,着力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技能匹配不足、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努力让更多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截至目前,共为200余家招聘企业发布11433个岗位需求信息,推荐岗位服务7300余人次,办理求职登记6500余人次,帮助群众实现灵活就业6250余人次。
直击学校一线答好“教育卷”
在贞丰县城黄金地段,一幢幢中式建筑风格的教学楼,一间间窗明几净、幽雅宁静、多媒体设备齐全的教室,让百年老校贞丰一小焕发着新的活力。贞丰一小改扩建后,校舍面积达到了1.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800个,新建运动场和室外活动场地1.6万平方米,学校招生规模从原来的1800多人增加到2300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城学校资源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已经成为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贞丰县把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落脚点,以建设全省城市更新规划专项编制试点为契机,启动实施一批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改造计划,着力补齐教育基础设施短板,推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不断夯实教育提质惠民根基,用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现在娃娃读书太方便了,不光能进城,还能到这么好的学校读书,一点也不比外面的学校差。”今年从河南郑州打工回来的薛占锋,小孩薛一鸣顺利在一小入学。随着贞丰一小、三小、者相二小改扩建有序推进,六幼、八幼相继建成投用,贞丰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10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已达102%。
直击诊疗一线答好“健康卷”
“从来没想过上海专家能到贞丰来,看病真的太方便了。”正在贞丰县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家门诊带孩子复诊的周女士,由于小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自2018年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治疗以来,每年都要往返上海进行术后复诊,不仅劳心劳力,还增加了看病成本。现在,上海专家到了家门口,让她激动不已。
贞丰县在推进“四下基层”过程中,通过调研了解到群众对县级医院儿科建设总量不足、专科水平不高、儿童病房一床难求等问题比较关注,同时也是制约贞丰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通过多方努力争取,最终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开设专家门诊、深化专科联盟等方式,探索在县医院建立儿童专科和小儿内外科分级诊疗模式、双向转诊机制及远程会诊模式,定期邀请内分泌遗传代谢、消化科等领域儿科专家坐诊,并通过学术讲座、查房、带教等方式,手把手传授临床经验,全面提升诊疗技术与管理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直击社区一线答好“便民卷”
近年来,由于县城大部分老旧小区年久失修,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群众更新改造的呼声很高。为此,贞丰县通过“一上门、二询问、三解决”的方式,组织社区党员干部上门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开展调查摸底,在征得90%以上群众同意的前提下,认真制定改造方案,规划编制《贞丰县城市更新(三改)规划》,以水井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抓手,改造老旧小区205户、背街小巷2.7公里,新建微公园广场0.51万平方米,新建地下管网、强弱电网、供气管道6500米,设置智慧停车位2500个,城市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把门口的闲置空地改成停车场,我们停车更方便了。”在贞丰县人大宿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现场,县住建局正在组织社区干部、小区居民召开现场协商会,共商小区停车位规划、污水管网铺设、燃气安装等设施改造,确保改造成果让群众满意。
贞丰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紧围绕“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的发展路径和“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经济、城镇品质、城镇治理、城乡融合发展”五大提升的目标,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
记 者:吴永花
一 审:袁 敏 查锦婷
二 审:吴 安
终 审:臧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