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千万工程”在浙江省拉开序幕,20年来,“千万工程”成为全国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样板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一路走来,山乡巨变!
贞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人居环境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的村——美丽乡村 和美家园》专栏,今天播发《对门山:坚持党建引领 绘就美丽乡村》。
近年来,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通过“党建+产业”“党建+人才”“党建+治理”“党建+文化”,实现了产业强、队伍精、治理优、文化兴的华丽蜕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对门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对门山村以“党建+”为抓手,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优势,找准发展“路子”,发展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目前,对门山村已建成4500亩“贞兮”黄金芽、白茶产业基地,带动全村480户农户种植茶叶2100亩,提供采茶、除草、炒茶等就地就近就业2万余人次,年发放土地流转费80万元、劳务费用22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益20.5万元,4500亩茶园实现总产值1700万元,生产效益突出,产业增收明显。
“目前,自己种得有大概40多亩茶叶,一年收入大概有10万元到20万元。村里90%的人都在种茶,感谢政府。”龙场镇对门山村茶叶种植大户万继国说。
“因地制宜发展‘一长一短、一叶一果’特色产业,建成4500亩的‘贞兮’黄金芽、白茶产业基地,积极引进贵州柿纪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闲置坝区蔬菜大棚,让村民实现‘土地流转赚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龙场镇对门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潘光好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对门山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总引擎”,聚焦支部建设和人才队伍,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积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领头雁”,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撑。
“对门山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发展,配强村级发展‘领头雁’,从本土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中选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同时,注重青年干部培养,把本地种养大户、养殖能手、能工巧匠、回乡创业人士、退役军人等‘土专家’‘田秀才’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人才库,着力选出敢担当、善作为的村干部,有效解决乡村干部人才结构不优、能力不强等问题。”潘光好说。
与此同时,对门山村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鼓励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用好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评选“党员示范户”,建立文明积分超市,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基层治理,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我们对门山村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家家都弄得有小菜园,走出去那点都亮堂堂的,走到哪都舒服,生活环境很好。”龙场镇对门山村村民尹芳会说。
“对门山村探索基层治理模式,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宣传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乡风,不断增强群众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推出‘积分制’管理,党员带头参与基层治理,有效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文明积分超市,实现积分制管理,有效激发群众在环境卫生、平安建设、公益自愿服务、乡风文明方面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龙场镇对门山村副主任徐浩说。
如今,对门山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向前,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对门山村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对门山村以铜鼓文化、布依文化、红色文化和茶文化为主要元素,打造多元文化亮点,积极探索文化发展新路子,依托黄金芽和白茶两大茶产业品牌,通过讲好茶故事、把好茶品质、传承茶文化,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办企经商,助推对门山村建设美丽家园。”潘光好说。
记 者:梁德康 岑 凤(实习)
一 审:袁 敏 谢朝娟
二 审:吴 安
终 审:臧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