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对全州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十分重视,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等创建工作,2018年,册亨县已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兴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已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2018年5个乡镇获得省级森林乡镇称号,20个村寨获得省级森林村寨称号,29户获得省级森林人家称号。“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明显增强。
云屯森林公园 刘朝富 摄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对维护生态平衡和国家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绿化程度的关键指标。由于自然禀赋优良和黔西南州州委、州政府长期以来严格坚持的生态保护政策,黔西南州森林资源丰富。截至2018年,黔西南州全州森林面积922014.22公顷,森林覆盖率58.5%,比全国森林覆盖率(21.63%)高出1.5倍多,比长江上游(24.7%)和长江流域地区(34.4%)高,比“林城”贵阳(46.5%)和“山城”重庆(45.4%)等以森林著称的城市也要高(图1),黔西南州的森林覆盖率优势十分显著。
图1 各地森林覆盖率比较
黔西南州森林类型多样,黔西南州行政区国土总面积168044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010875.55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0.2%;非林地面积669564.45公顷,占39.8%。全州活立木总蓄积39299200.9立方米,森林面积922014.22公顷,森林蓄积39020782.9立方米,林木绿化率56.03%。
黔西南州林地类型多样,有乔木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迹地、宜林地,其各类别占比如图2所示,其中主要占比重较大的是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
图2 黔西南州林地各地类占比
天然林是经过自然选择和长期自然演替,达到或将达到顶极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最佳平衡,对周围环境完全适应的生态森林。天然林的生物链条完整独立,物种的分布立体而丰富,有较强的自我恢复的能力,物种的多样化程度极高,对环境及气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比重越大,森林生态效益发挥越好,森林质量越高。黔西南州乔木林面积474699.86公顷,蓄积35100471.9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为227706.98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44.97%,蓄积为14897334.2公顷,占乔木林蓄积的40.27%,天然林在森林资源中占比偏大。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地面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卫星遥感对 2000-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 2018年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在60%以上(图3),2000年以来黔西南州98.5%的国土区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平均年提升率为0.67%,其中贞丰县东部、兴义市南部提升明显;兴义市区、安龙城区等城镇化建设较快的区域有所下降(图4)。
图4 黔西南州2000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通过卫星遥感和气象数据对2000-2018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能累积的有机物数量,一般以每平方米干物质的含量(克碳/平方米)来表示,简称植被NPP)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图5):2000年来黔西南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提升率为9.26克碳/平方米/年,全州98.7%的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提升,其中普安县、贞丰县东部、兴义市南部提升明显;兴义市区、安龙城区等城镇化建设较快的区域有所下降。
图5 黔西南州2000年来NPP变化趋势
植被生态质量(以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植被覆盖度的综合指数来表示,其值越大,表明植被生态质量越好)是衡量自然生态状况的关键指标。2018年,黔西南州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大部分地区都在60%以上,望谟、册亨、兴义市南部等地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70%以上(图6)。2000-2018年全州平均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呈增长趋势,以每年0.67%的速度提升(图7),近4年来维持较高水平,全州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均在70%以上。
图6 黔西南州2018年植被生态质量分布
图7 黔西南州2000年来植被生态质量变化
由2000-2018年来植被生态质量变化趋势图(图8)可知全州国土面积98.6%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为转好趋势,其中明显变好的区域占86.3%,变差的区域占1.4%,主要分布在城镇化建设较快的城镇区域。
图8 黔西南州2000-2018年植被生态质量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