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记贞丰县人大代表、鲁贡镇洛艾村驻村干部韦安斌同志
韦安斌,男,布依族,贞丰县鲁贡镇洛艾村四组人,1983年3月出生,现为贞丰县人大代表、贞丰县鲁贡镇人民政府一级科员。
韦安斌同志善于立足洛艾村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创建“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产品为纽带,旨在“博采众长、开拓创新;遍访农商、精准帮扶;畅通信息、服务群众;包容合作、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
2018年3月,洛艾村食用菌基地在韦安斌同志的帮助带领下,搭建起了27个外钢内竹结构食用菌(巴西菇)大棚共4860平方米,每个大棚大小约180平方米,形成了占地面积约4860平方米的大棚食用菌(巴西菇)种植基地。同时在食用菌(巴西菇)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建设1667平方米养殖场,预计养殖规模300头黄牛,养殖场进行黄牛养殖产生的牛粪可为食用菌(巴西菇)种植提供生成基料,不仅节约了食用菌基地建设的成本,还扩大了村级合作社生产规模,增强了合作社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增添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增加贫困农户收入,韦安斌同志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户”模式,大胆创新,率先尝试,探索产业发展新道路。
为实现精准帮扶,韦安斌同志组织村级合作社对贫困农户进行了走访和分类,针对不同的农户制定了不同的帮扶计划,采用所有产业用工始终坚持“优先贫困农户原则”,最大限度让利贫困农户,以达到共同富裕目标。一是抓住帮扶责任人“下沉”时机,进村入户摸清贫困户发展产业情况,从而为贫困户的农特产品提供销路打下基础;二是与贵州大学签订农特产品进校园协议,向贫困户按照市场价收购农特产品,再由合作社统一配送,每星期为贵州大学配送一次农特产品;三是食用菌(巴西菇)种植基地、养殖场从建设到生产,基地工人全部为洛艾村贫困户,共带动80户贫困户务工,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增加2000元收入。
在自身取得成功的同时,不忘建设初衷,一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发展实力,一面与同行包容合作,将自己建立的“农扶通”信息平台无偿给同行分享。与附近同样发展食用菌(巴西菇)种植基地的打嫩村达成供销协议,帮助他们销售产品,基地将自己擅长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与合作社进行交流学习,双方在种植技术和发展规划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全镇营造了互惠互助的良好竞争局面。
截至目前,在他的带动下,洛艾村来了个“大变身”,村集体经济从当初的4000余元增至现在的30余万元。一是组织合作社与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对食用菌(巴西菇)种植基地产出成品按保底价(暂定8元/公斤)回收,每个棚菇按照产菇8000斤计算,每年可为合作社增加收入约172万元,从中可获得利润17.2万元。每年可为合作社和村集体增加约5万元收入,为每户贫困户增加1500元收入;二是组织合作社养殖场进行肉牛养殖,该养殖场面积为1667平方米,预计养殖规模为300头黄牛,每头600斤时进行出栏,每年出栏40头,单价15元/斤计算,每年可获得收入36万元,从中可获得利润3.6万元。每年可为合作社和村集体增加约1万元收入,为每户贫困户增加300元收入,该养殖场预计2020年底可产生收入;二是合作社与贵州大学签订农特产品进校园协议,每星期为贵州大学配送一次农特产品,每月可为合作社增加7000元收入,从中可获得利润1000元。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洛艾村合作社全体社员通过他的努力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集体经济从当初的4000余元增至现在的20余万元,成功“破壳”。贫困户人均收入从当初1934元增至10000余元,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有效推动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为全县脱贫摘帽、全国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讯员:杨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