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真情换你一片真心
2017年秋天,我如愿以偿调回家乡白层镇任教。这一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开展,我作为一名“新兵”,也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役”。虽说是“新兵”,但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白层人,一口流利的布依语让我在扶贫工作中游刃有余。
这天,我刚下班回家,还没进家门就接到一个电话:“喂,是黄老师吗?我是镇政府的,听说你帮扶的罗长据家租房子在城里住,请你核实一下他家的地址和相关情况,并帮他申请老家的旧房改造,请你尽快做好相关工作。”“啊……”不等我把话说完,电话那头早已传来急促的嘟嘟声。跨进家门,丈夫见我表情有些凝重,便问:“发生了什么事?”我把接到镇政府电话的事说了一遍,让他和我一同去罗长据家。
我们买了一些水果,通过反复的电话询问,七弯八拐绕了很久,终于在城边找到了罗长据租住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更像是一个“砖棚”,两边高耸的杂草显得格外刺眼。丈夫小声嘀咕道:“城边居然还有这样的房子?”罗长据看出了来访人的惊讶,表情略显尴尬地说:“我家穷,只能租房子在这里。”“多少钱一年呢?”丈夫忍不住问道,罗长据回答:“300元”。
我递上水果,“砖棚”里那个十多岁、高高瘦瘦的男孩拿着凳子走出来,父子俩招呼我们围着火堆坐下。当时正值寒冬,燃烧木材和废旧轮胎是他们最廉价的取暖方式,尽管黑烟和气味让人有些难受。
当罗长据父子俩知道我也是白层人时,用布依语和我搭起话来。你一言我一语中,我们从房屋改造、动员搬迁、孩子教育等话题聊到这个男孩儿写的作文,罗长据眼含泪花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我儿子罗喝小时候妈妈就丢下他走了,长到十五岁从来没有人这样和他说过话。”这天,我和他互留了联系电话。
之后,罗喝听从我的建议,从“砖棚”里搬进出来住进学校寝室,渐渐适应了校园生活,成绩明显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罗长据搬回了老家,住上政府改造的房子,还种植了砂仁、四月李等经济作物,日子一天天变好。
经常来他家走访,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亲人,担心我有时候来进不了门,还把钥匙藏在窗台角落的事偷偷告诉我。这一小小的举动,是信任更是亲情。现在,每当我从学校回家路过福怀,时常会收到罗长据准备的一小捆甘蔗,吃起来“咸咸”的、也甜甜的……。(黄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