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山歌靠嘴张,光听不唱少担当,收在心头无用处,山歌唱起走四方。”
“一字写来一横长,桃园结义刘关张;乌牛白马祭天地,福同享来福同当。”
……
屯堡山歌,源远流长,为屯堡文化的一个绚丽构件。其常悠扬于山间,高亢于原野,激荡于村前,以其古老的方式吟唱着来自人们心灵的信息。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调北征南,令30万大军屯田戍边,与世居本地的原住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古风遗韵的屯堡文化,600年前的江南风物在安顺屯堡被定格,带有“吴歌”底色的民间小调便在这块山水间响起,历经岁月变迁,如今它已成了屯堡人喜爱的民间文艺——屯堡山歌。
田间地头,屯堡山歌随心而唱。 吴忠贤 摄
来自西秀区东屯乡的屯堡山歌传承者何金菊已经唱山歌35年了,她向记者介绍道,屯堡山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屯堡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枯燥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朴实的田间文化,独特的口头文学。它的乐句多为七言四句,曲调以徽调式为主,高亢悠扬、婉转迂迴。
“父亲是我的第一位山歌老师,我从一开始‘哼哼’两句,到现在成了我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随处可唱、随心而唱。”何金菊说,屯堡山歌,既可以由一人清唱,也可以二人对唱;既可以一人与多人轮流对唱,也可以分作男女二组对唱。每次表演,演唱者们或着便衣、或穿屯堡服饰,不用化妆,不用乐器伴奏,不用道具,不择场地,不要灯光布景,自信站在人前、台上,唱出自己的心声。
舞台上,屯堡山歌自信开唱。 吴忠贤 摄
从屯堡山歌的类型来看,大体有最常用的四句歌和盘歌、疙瘩歌、刁难歌、九连环等。四句歌,又称对子歌,以四句为主,内容不拘,又以男女互诉衷情调侃取乐为多;盘歌,顾名思义就是以事就物盘唱其来龙去脉,这是歌手间互相探测对方水平的一种形式;疙瘩歌,就是在演唱中加进说白,即是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是常规的调子,中间加的句子用说白,可加上两句、四句、八句不等,以延伸抒情效果;刁难歌,就是歌手故意刁难对方,问者唱出的一般是不可能办到的事,答者以机智来回答对方,那也是用不可能办到的事来对应;九连环,又称飘带歌,是山歌逗趣的一种句式变化,把七字句任意发挥,大量使用衬词,从而加强了语势,于活泼风趣中丰富了所表达的内容。
屯堡山歌以歌唱的方式颂善斥恶,其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宽泛。除了谈情说爱,也唱历史英雄、风土人情、新闻趣事、农业生产、政策宣传,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运用谐音、比喻、借代、夸张、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张口即来,即兴创作,无固定歌本,表达着屯堡人丰富思想感情,彰显着屯堡文化的奇妙与厚重。
屯堡山歌表演
屯堡山歌作为独特的民间文艺活动,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群众性、民间性、地域性,是安顺珍贵的原生态历史文化遗产。2007年5月29日,屯堡山歌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娱乐方式丰富多样的时代,屯堡山歌仍是屯堡人最喜爱的形式,在安顺城区,在屯堡村寨,在山野田间,处处是屯堡人唱山歌的场所。
山歌对唱民俗活动
“屯堡人还保留着六百年前明朝人的习俗,每逢佳节我们都要跳地戏、唱山歌。”何金菊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屯堡山歌成为各种文艺活动必不可少的节目。
2月14日至16日,西秀区七眼桥镇本寨村举行了“屯堡山歌荟”;6月8日,安顺市屯堡文化主题展示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进行了屯堡山歌展演;7月1日,西秀区旧州镇碧波广场举行山歌对唱活动;7月19日,平坝区屯堡文化宣传月之屯堡山歌展演活动举行;7月24日,“我是山歌手”活动在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峰·浔镜”露营基地火热开唱……今年春节以来,一场场屯堡山歌展演和比赛,山歌爱好者们用独特的唱腔、朴实的歌词,或用歌声感党恩,或讲述家乡的变化,或弘扬屯堡文化,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屯堡山歌的文化魅力。现场,歌手们即兴创作的精彩对唱,赢得观众掌声阵阵,点燃了现场观众们的热情。
平坝区屯堡文化宣传月之屯堡山歌展演活动
作为各大展演的常驻嘉宾、山歌比赛的常驻选手的何金菊,不仅精心钻研歌词和唱歌技巧,与其他山歌歌手切磋提升技艺,因为编词新颖、押韵以及歌声优美,成为小有名气的山歌王。同时,也耐心教授自己的孩子和多名徒弟唱屯堡山歌,她说:“作为一个屯堡人,从小就听着屯堡山歌长大,深知这里面蕴含的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我希望不仅自己能继续唱下去,也希望更多人学山歌、爱山歌,为传承屯堡传统技艺做出贡献。”
近年来,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安顺组织过多次大型的屯堡活动山歌展演及屯堡山歌大赛,一批批中青年山歌歌手脱颖而出,成为屯堡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者、传承人,也让更多人通过倾听屯堡山歌了解屯堡文化。
来源: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