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新闻门户网站
首页  > 专栏 > 文化中国行

文化中国行丨古村落里的生态智慧

2024-08-15 21:58   来源:贞丰在线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贵州,18个世居民族依山而居、傍水为邻,敬畏自然,取用有节。传统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哲学,让贵州的生态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绿水青山与民族风情相得益彰,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一起走进贵州的古村落,探寻诗意栖居地所孕育的生态文化和流传至今的生态智慧。

“人树合一”的绿意栖居

岜沙苗寨(吴德军 摄)

走进从江县岜沙苗寨,满目苍翠、古木参天。岜沙,苗语意为“草木繁多的地方”。

这里的人认为,森林乃生命之摇篮。在这里,每出生一个孩子,父母就会为其种下一棵树,作为孩子的“生命树”。当这个人离世后,家人会在其墓穴上种下一棵树,称为“常青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吴德军 摄

正是这种“人树合一”的朴素生态理念,孕育了岜沙满山苍翠的森林,2010年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称号。

现在,岜沙森林覆盖率达到93.4%,百年以上的古树有1377株。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地生态旅游红红火火。2023年,岜沙共接待游客21.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1.14万元,“生命树”正以新的方式滋养着这里的人。

圈圈年轮里的百年环保“约定”

文斗苗寨(王宏模 摄)

清水江畔的锦屏县文斗村,参天古树环绕四周,300 多幢木质吊脚楼掩映在古树翠竹中。文斗,苗语的意思是“树岭”,是一个有着500年经营林木历史、300年前就开始有意识进行生态环保的苗寨。

走进这个被誉为“百年环保第一村”的苗寨,寨门口的诸多石碑中,有一块刻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的“六禁碑”,上面刻有对树木保护的明文规定:“禁不俱远近杉木,吾等所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艮(银)十两。禁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违罚艮(银)五两……”

顾顺先 摄

通过刻石碑、示后人的做法,传承朴素的环保理念。如今,寨内有30多类“古、大、稀”树种共600余株,国家重点保护的原生树种有红豆杉、银杏、楠木、香樟等。

古老节日里的“鸟语雀鸣”

佛顶山村(夏磊 摄)

尧上仡佬族村寨位于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每年二月初一,人们都会欢聚在这里,庆祝一年一度的“敬雀节”。

“敬雀节”也叫“敬鹰节”,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因这里曾经发生过严重瘟疫,正当整个古寨处在极度危险状态时,一只神鹰衔来灵芝拯救了他们。为了感谢神鹰,仡佬族人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举行祭祀活动,祈祷五谷丰登、家业兴旺、平安吉祥。

“敬雀节”现场(王海燕 摄)

仡佬族人把对神鹰的敬仰和崇拜演绎为对雀鸟等生灵的保护,以求风调雨顺进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尧上也获得了“中国爱鸟第一村”称号。村寨所处的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共记录有各类生物3659种,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

古树“环抱”的生态“聚宝盆”

雅地村

走进天柱县雅地村,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这里因其地形像一只振翅欲飞的乌鸦扑伏地面而得名。

在村委会旁立有一块制作于光绪二十五年的石碑,碑上刻着关于保护树木的文字:“出入严禁烧林,倘有违犯者鸣鼓重罚二仟六百四十四文……”村里人恪守“禁碑”准则,与树和谐共生。村里超过百年的古树多达490株,成为远近闻名的“古树村”。

世代践行保护树木的理念,让雅地村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80%,也为村里发展生态产业奠定了基础。蜜蜂、油茶、中药材……各种生态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7万元。

“一田多收”的千年农耕智慧

占里村(吴德军 摄)

稻在田中长,鱼戏稻田中,鸭在其间游,这样的田园风光就出现在从江县占里村,这一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为“稻鱼鸭复合系统”。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从江,山多田少,地块散碎。为了将稀缺的土地资源用到极致,先民们问道自然,在同一块土地上打起了时间差。

春耕时节,犁地插秧,新栽稻秧还未定根,先放小鱼苗,谢绝鸭一家。待到田鱼稍长大,水稻开始抽穗分蘖,杂草虫虾生机盎然之际,小香鸭进田,将杂草虫害一网打尽。鸭群的粪便成了稻谷上好的有机肥,稻香引来的各种昆虫也为鱼鸭提供了丰富食物,待到收获时,鱼米鸭同收。

稻田鸭(吴德军 摄)

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于2011年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从江县积极推广稻鱼鸭复合系统立体养殖。2023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推广面积达11.56万亩,“从江田鱼”总产量4325.5吨、总产值1.8亿元。

 

来源:动静贵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