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党课】<第4期>苟坝会议: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2021-04-23 11:39 来源:贞丰在线
阅读量:
1935年3月10日,苟坝。这个位于贵州遵义以南50多公里的传统村落,静静地躺在丛山峻岭之中。自长征以来,刚刚取得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等几个难得胜利的中央红军,正士气大振,豪情满怀。当日凌晨1时,红一军团军团长林 ...
1935年3月10日,苟坝。这个位于贵州遵义以南50多公里的传统村落,静静地躺在丛山峻岭之中。 自长征以来,刚刚取得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等几个难得胜利的中央红军,正士气大振,豪情满怀。当日凌晨1时,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向中革军委发来一封“万急”电报,建议攻打打鼓新场。接到电报后 ,在党内负总责的张闻天召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20多人参加的会议进行讨论。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争论不休,对打与不打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绝大多数人认为,在遵义战役大捷的鼓舞下,希望多打几个胜仗来创造云贵川三省地区的根据地。而毛泽东不这么想,认为眼下红军虽然稍稍恢复了点元气,但总体上还是比较疲惫。况且,打鼓新场的国民党黔军固守和经营多时,外有城墙,内修碉堡工事,真正打起来后各方援军就近机动,很容易形成两军对垒,红军则很快会陷于南北夹击、腹背受敌的险境。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僵持不下。便决定以民主方式举手表决。结果,支持毛泽东意见的只有毛泽东本人一票。于是,作战命令即将发出,打鼓新场之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了!”毛泽东急了,试图作最后努力阻止命令的发出。 “少数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会上,有人毫不客气地将毛泽东顶了回去。会议开到最后,非但没有听进毛泽东的意见,而且还举手表决免去了毛泽东只当了7天的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 散会以后,毛泽东回到自己的住所,依然十分担忧红军的前途和命运。于是他手提马灯走了近两公里的山路,冒着严寒去找周恩来商量,为制止这种鸡蛋碰石头的做法再作一次努力。 当夜,毛泽东说服周恩来后,马上又请来朱德一起商议,朱德也表示赞同。恰巧这时,中革军委二局截获了敌人电报,确认滇军和川军正秘密向打鼓新场集结,其周边已有敌人100个团。这一情报验证了毛泽东不打打鼓新场的理由,也验证了他高人一筹的战略思维。 次日,会议继续进行。会上,周恩来、朱德同与会者摆情况、讲形势,力陈利弊,张闻天等领导人也很快转变立场。否定了关于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会议又决定恢复毛泽东的中央红军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形势翻了盘,毛泽东便因势利导,同大家一五一十地分析战机稍纵即逝、瞬息万变的局势,指出决策指挥上的弊端。 第二天,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等提议,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并对政治局负责。 苟坝会议不仅是毛泽东职务变化的一次飞跃,更是全党全军对毛泽东“认知认可”的一个飞跃。(贞丰融媒 配音:王定梅)